首页 > 新闻 > 网评 > 正文     濮阳网-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


创新优势 集聚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的势能

作者:  文章来源:濮阳日报  字体:   发布时间:2015-08-12 09:25:09   
    (一)优势就是具有优越条件、占据主导地位的形势,是基于一定内外部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。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优势因时而变,因势而异,绝非一成不变,绝无一劳永逸。    优势是一个地区获得快速发展的基础性因素,优势多则动力足,回旋空间大。集聚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,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,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。    “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”经济发展总是在变中求进。进入新常态,消费、投资、出口呈现出一系列趋势性特征。创新优势就是要直面变革、变中求新,发现新机遇、寻求新突破,化外势为内势,变潜势为现势,集聚区域发展新势能,闯出新路子、开拓新境界,占得先机,赢得未来。    (二)顺势者畅,借势者兴,造势者胜。区域发展需要顺势借势,根本在于造势,在于优势的创新与集聚。创新优势是一种整合,把有利条件汇聚起来、集成一体,营造决胜态势;创新优势体现创造,追求无中生有、有中求优、劣中求变、变中取胜,实现以弱胜强、弯道超越。    市委提出要把握好“保持态势、创新优势、转型升级、赶超发展”的关键时期,体现着察势借势顺势而为的战略思维,也内含着创新优势乘势而上的实践要求。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、“三量齐升”的发展态势,我们务必要顺应经济全球化、信息化的趋势,借经济转型升级、重大战略实施、产业转移加快之势,放大和积蓄老优势,创造和凸显新优势,汇集起推动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的磅礴力量。    (三)创新优势是顺应经济新常态的客观要求。“世易时移,变法宜矣。譬之若良医,病万变,药亦万变。”综观世界,金融危机影响下全球经济持续低迷,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,产业结构面临深度调整,各国纷纷重塑发展新模式,世界经济版图正在加速重构。    放眼国内,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,支撑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不复存在,靠要素驱动的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,呈现出“中高速”“优结构”“新动力”“多挑战”等多重新特征。这迫切要求我们科学认识新常态、主动适应新常态,避开高消耗、高污染、低效益的发展陷阱,主动转变发展方式,切实将经济增长的着力点转变到结构调整、科技创新、人才培育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上来,不断创造新优势。    (四)创新优势是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。当前,濮阳面临着扩大总量和转型发展的双重任务,承受着加快发展和要素制约的双重压力,诸多难题急需破解。虽然全市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,但是受宏观经济影响,经济运行中也存在着增幅下降、投资拉动乏力、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等突出矛盾和问题。稳增长的巨大压力和调结构的战略任务相互交织,严重制约着新一轮赶超发展。    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,靠创新优势来化解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和战略定力,准确研判形势,抢抓机遇、应对挑战,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发力,捕捉增长点,占领制高点,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。    (五)创新优势是实现赶超发展的路径选择。近年来,全市上下凝心聚力,众志成城,办成了一批事关濮阳长远发展的大事要事,发展优势不断累积,赶超发展迈出坚实步伐。但与先进地区相比,我们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还有不小的差距。从区域发展看,过去的产业竞争已经上升为资源配置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。从经济规律看,产业发展正在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跃升,由注重规模扩张向注重数量质量并举变化,由单体独立发展向集群发展演进。    推动新一轮赶超发展,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、任务更加艰巨,必须站位全局、立足现实、顺应规律,把濮阳的区位特点转化为区位优势,把资源优势凸显为发展优势,进一步激发动力活力,不断增强创新优势,积蓄势能,厚积薄发,打开赶超发展新局面。    (六)创新优势,重在夯实基础。“木桶理论”告诉我们,劣势决定优势,劣势决定兴衰。推动新一轮赶超发展,必须下工夫狠抓薄弱环节,夯实基础,补齐短板。   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,发挥区位优势。加快推进郑濮济等铁路建设,形成铁路大通道;加快高速公路建设,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;同步推进干线公路、农村公路升级改造,打破交通瓶颈。    提升保障能力,形成资源能源优势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,推进战略储气库、油气管网、煤炭储运中心、石化能源物流仓储基地建设,实施大型热电项目和新能源项目建设,打造国家综合能源物流中心和交易中心;建设引黄调蓄、引黄入冀补淀等重大水资源基础工程,形成资源富集地。    完善城镇基础设施,强化承载优势。研究对接国家提升地级市、县城、中心镇人口和产业承载政策,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,实施城市地下管廊工程,推进城市路网、污水管网建设,完善公共服务配套。推动城乡上网普及提速,优化4G网络;实施城区无线局域网全覆盖工程,提升我市信息支撑能力。    (七)创新优势,贵在重点突破。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撑。实现产业在发展中升级、在升级中发展,是新常态的要求,我们必须突出特色,做强产业,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。    提升传统产业。结合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,推进油气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转型升级。做好基础化工这个龙头,以纵向延链、侧向配套做强化工中间体,通过提高加工强度和深度摆好龙尾,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,昂起头、挺直身、摆好尾,打造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。同时,大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、家具制造、食品加工、羽绒加工等替代产业,走集群化、品牌化、高端化发展之路,实现多元化、可持续发展。    培育新兴产业。树立“抢风口”意识,努力在培育新能源、新材料、高端装备制造、节能环保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取得新突破。加强与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的合作,引进一批孵化期项目和初创期高新技术企业,拓展领域,优化结构,形成未来的战略支撑。    发展第三产业。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,积极培育新业态。把现代物流、金融、文化旅游、信息服务、健康养老、商贸服务等领域作为主攻方向,率先突破,带动我市服务业大发展大跨越。    (八)创新优势,尽在彰显特色。要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,精心设计,全力打造,把濮阳建设成为文化特色彰显、时代特征鲜明、发展前景广阔的魅力城市。    打好文化牌。濮阳历史悠久,史界有“上古文化看濮阳”之说。濮阳是“杂技之乡”,是我省确定的“杂技文化出口基地”。要着力打好“上古文化”和“杂技文化”两张牌,形成濮阳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。    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。做大做强中心城市,加快组团发展,完善形态,强化功能,以产兴城、产城互动,实现产业集聚、人口集中。加快生态城市建设,做活水、做足绿、做优文化,丰富城市内涵。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建设,构建现代城镇体系。    (九)创新优势,赢在捷足先登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,新空间、新领域纷纷涌现,率先占领是制胜的关键。在交通无阻、信息无隔、人才无界、技术无边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下,必须以新视角捕捉新机遇,以新思维开拓新空间,抢先发展,赢得主动。    融入信息化大潮。“互联网+”的蓬勃兴起,将点燃信息消费新引擎,催生行业发展新业态,重构区域竞争新格局,打造行业竞争新模式,构建企业竞争新态势。要顺应“互联网+”趋势,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,推进电子商务大发展,推进智慧城市建设。    鼓励引导制造业服务化。促进优势企业向研发、设计、物流、营销、品牌推广、系统集成方面发展,向“微笑曲线”两端延伸,推进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。对接“中国制造2025”行动计划,研究政策,及时跟进,抢占智能制造制高点,积极培育新业态。    (十)创新优势,根在改革开放。改革开放是中国巨轮破浪前行的动力源。过去,改革开放创造中国奇迹;未来,改革开放必将再铸中国辉煌。实现新一轮赶超发展,更要依靠改革开放释放红利、增添活力,构筑发展新格局,打造发展新高地。    全面深化改革。要加快新型城镇化、农村产权制度、行政审批制度、投融资体制机制等重点领域改革,以重点环节的突破带动全局改革的深化。借鉴天津自贸区、广东自贸区、上海自贸区等改革前沿地区先进经验,提升我市深化改革的水平和效果。实施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创新机制,扶持引导,迅速掀起濮阳创新创业热潮。    全面扩大开放。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全球化,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,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,融入经济大循环,打开国际新视野,拓展发展新空间。大步走出去开展经贸合作,大力引进来提升产业水平,加快设立海关分支机构,建设濮阳“无水港”,大力发展内陆口岸经济,构筑开放大平台。    (十一)创新优势,成在真抓实干。在濮阳“保持态势、创新优势、转型升级、赶超发展”的关键时期,唯有真抓实干才能攻坚克难,唯有不动摇、不停滞、不松懈,才能久久为功,汇聚起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的强大势能。我们要精于谋划、科学运作、狠抓落实,把集聚的优势体现在赶超发展的成效上,体现在人民生活的改善上,与全国、全省人民同步跨入全面小康社会。    蓝图美如画,优势正凸显。只要全市上下主动担当起新一轮赶超发展的重任,在岗勤勉、敬业奉献,干在实处、走在前列,就一定能创造出濮阳更加美好的明天。

责任编辑:李俊